本文目录
四柱八卦大理的民族风俗在晋商中,有哪几家比较强大四柱八字是什么意思?年、月、日、时,统称为“四柱”。因每柱均由天干地支二字组成所以也叫八字。年柱:年与年之交换点是立春,并非以农历一月一日为一年之开始,是以立春之日为新的一年开始,每年立春日都不相同,应依万年历之记载为标准。月柱:以十二节气为月交换点,每月之开始,并非在该月之初一日而是以日入节之时刻为标准,例如六月未月,是由小暑之时刻开始到立秋入节之间为止。日柱:日柱干支排法,直接查阅万年历,查出某年某月某日出生,其万年历记载之干支,即为出生日之日柱。时柱:以出生之时间作为时柱地支。时干,则是依据出生日的日干之不同而有一定的决定求互。此法称为五鼠遁日起时法。其中古代多以23:00时为一天的交界,现代天文学发展后认为0:00为一天交界更为合理。“四柱”的预测是我国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它是经过几千年风风雨雨、大浪淘沙和历史无数预测学家不断努力反复实践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古今中外大量实践证明:四柱预测不仅具有独特神奇的超前预测、超前反映的功能,而且有着极其深奥的科学理论和极为宝贵的使用价值,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科学性流传至今,为国内外众多学者所重视。四柱以指一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柱排立是指找出一个人的生辰八字。主要分四步进行。立年柱:首先,立年柱使用的是农历,生年的干支就是年柱的干支。例如生于农历甲子鼠年,甲子即为年柱干支,生于乙丑牛年,乙丑即为年柱的干支。立月柱:一年十二月与十二地支固定搭配,正月为寅,二月为卯直到十一月子、十二月亥。而天干则不易推得。天干对于月份应从年的天干推导得出,有歌决记之:甲巳三年丙佐首,乙庚三岁戊为头,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此歌诀的意思是凡天干为甲、己的年份,就以丙配正月寅,依次二月丁卯,三月戊辰直到十二月丁丑。凡天干为己、庚的年份,以戊为第一月开头,以下月份则依次排列。丙辛年以庚为正月开头,丁壬年以壬为开头,戊癸年以甲为开头。另外,命书是以节气为月的分界。例如年的分界是以立春为界而非春节。由立春开始,正月同二月分界线是惊垫,二月同三月分界是清命,三月同四月是立夏,四月同五月是芒种,五月同六月是小暑,六月同七月是立秋,七月同八月是白露,八月同九月是寒露,九月同十月是立冬,十月同十一月是大雪,十一月同腊月是小寒。人们在用公历换算成农历后,应按节气按算月份而非按春节,元旦等算法。立日柱、立时柱:日的干支同年的干支相似,也是由古时按六十年为一甲子循环往复,不停轮回。具体每月之干支,最好查万年历书。通过计算太过繁复。所以立日柱以历书为好。时柱是以时辰的干支为准。时辰同月相似也是以地支固定。换算也很简单,以上面的介绍即可。而时之天干则由日干推出。凡日之天干为甲、己的、时之天干以子时配甲始,乙配丑、丙配寅直到乙配实为止。其它的是乙、庚、为日干时以丙配子时起。丙、辛为日干时以戊配子时起。丁、壬为日干时,以庚配子时始,戊癸为日干时,以壬配子时开始。如果一人生于某年某月庚申日上午6点,求其时柱:以子时自半夜23点至1点起算,可知6点为卯时;再以上面介绍可知庚日以丙子开始顺推:丁、丑、戊、寅、己卯,即可推出时柱干支为己卯。
四柱八字入门命理学也称四柱又称八字,是指人出生的时间,即年、月、日、时。在人用天干和地支各出一字相配合分别来表示年、月、日、时,如甲子年、丙午月、辛丑日、壬寅时等,每柱两字,四柱共八字,所以四柱预测又称批八字、测八字、也叫四柱推命。依照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属性之相生、相克的关系,推测人的吉凶祸福。如果你搞明白了其中的奥秘,那么自己批八字也完全是可能的。
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二者顺序配合可以产生六十个单位,叫六十甲子。那生出生的年、月、日、时分别用天干、地支配合来表示,正好有八个字,因此叫生辰八字,又叫它是人的四柱。
具体介绍如下:
一、排年柱
年柱,即人出生的年份用干支来表示。注意: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线是以立春这一天的交节时刻划分的,而不是以正月初一划分。如某人阳历2000年2月4日22点17分生,由于阴历2000年交立春是阳历2000年2月4日20点32分,因此此人的年柱为2000年之庚辰,而非1999年之已卯。
二、排月柱
月柱,即用干支表示人出生之年月所处的节令。注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而是以节令为准,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
阴历以十一月为子月,十二月为丑月,一月为寅月,以下依次为二月卯月、三月辰月、四月巳月、五月午月、六月未月、七月申月、八月酉月、九月戍月、十月亥月。但相者所说的十二月有所不同,是以二十四节气为标志的。
这样,只要知道了生日是阴历几月,就知道了生月的地支。
三、排日柱
日柱,即用农历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干支记日每六十天一循环,由于大小月及平闰年不同的缘故,日干支需查找万年历。另外,日与日的分界线是以子时来划分的,即十一点前是上一日的亥时,过了十一点就是次日的子时.而不要认为午夜十二点是一天的分界点。
生日的天干地支的推算是非常复杂的。它是由古代相者定下了某一天的干支,然后依次推下来的。要知道生日的干支,只能查万年历,而且是阴阳历对照的万年历。如果不知道生日是阴历多少,都可以查万年历。
四、排时柱
时柱,用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时辰.一个时辰在农历记时中跨两个小时,故一天共十二个时辰。
子时:23点--凌晨1
丑时:1点--凌晨3
寅时:3点--凌晨5
卯时:5点--凌晨7
辰时:7点--上午9
巳时:9点--上午11
午时:11点--上午13
未时:13点--下午15
申时:15点--上午17
酉时:17点--下午19
戌时:19点--晚上21
亥时:21点--晚上23
生时的干支可以由生日的干支推出来。古时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对应十二地支,正好现在的两个小时是一个时辰。深夜23点至凌晨1点是子时,1点至3点是丑时,3点至5点是寅时,11点至13点是午时,13点至15点是未时,15点至17点是申时,17点至19点是酉时,19点至21点是戍时,21点至23点是亥时。这些是生时的地支。生时的天干是由生日的天干推算出来的。
五、从生辰八字看五行是否缺
知道了生辰八字,就可以推断五行的情况了。总的来说,只要八字中五行均匀,都是好命。如果日主的天干太小或克它的......>>
四柱八字怎么去看用神所谓用神,就是八字中对于日干来说,具有补弊救偏或促进助成作用的一种五行.四柱命局以用神为核心,用神健全有力与否,影响人一生的命;一生补救与否,影响人一生的运.凡用神之力不足,四柱中有生助用神者,或四柱刑冲克害用神而能化凶神,制凶神者,就是喜神.四柱没有用神,就得靠行运流年来补.对于命局五行较为平衡,用神不太紧缺的四柱,其一生较为平顺,无大起大落.
传统命理里,一般用神有生扶用神,调候用神,通关用神.
一.日干弱,多官杀,用神取印星。
首先是泄官杀的作用,然后才是化敌为友,为我所用.泄,在五行中其理是为:强金得水,方挫其锋,强火得土,方止其焰;强水得木,方泄其势;强土得金,方制其壅;强木得火,方化其顽.先挫其锐气,消其气焰,泄其气势,才能谈得上化而生身.按理说:金能生水,水多金沉;水能生木,木多水缩;木能生火.火多要焚;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土能生金,金多土变.这是指物极必反,但日干已很弱,又那么多官杀克我,光泄其病气不足以强身,还需要大补,不但水不沉金,木不缩水,火不焚土,而且可金水相涵,水木相生,木火通明...这叫矫枉过正,所以,日干弱为水,克我者为土,不但要以金制其壅,还要以金生我身;日干弱为火,克我者为水,不但要以木泄其势,还要以木生我身;日干弱为土,克我者为木,不但要以火化其顽,还要以火生生我身;日干弱为金,克我者为火,不但要以土消其焰,还要以土生我身;日干弱为木,克我者为金,不但要以水挫其锋,还要以水生我身.这就好比一个人内火旺,但又肾虚,这对矛盾不好解决.而西洋参既泄火又滋阴,从而调解了这对矛盾,这种命理上的通关作用,正是对症下药,而重病配重药,正是日干弱又多官杀最好的化解办法,这在中医治疗中起到了阴阳平衡而不出毛病的作用.在四柱中,此用神如强旺,印枭之运便是人一生中最佳的运程,不但没有病,而且高官厚禄,权印在握,功名自有.
日干弱,又多官杀,在化敌为友不成的情况下,便是四柱缺用神.要另寻途径才能抵挡众多的矛射我身.这第二用神便是比劫.比劫好比坚实的盾牌,可以起到抵挡克星,帮身护身的作用.凡日干弱又多官杀克,财耗,食伤泄,都是用神弱的表现.十神生克化合组合较好,为之有救,命局中没有,指望喜神能代替用神行使职能,再就是靠运补救.日干弱为木,不胜砍伐,木多为林,胜伐而不倒;日干弱为金,不胜锻炼,合金为硬,百炼成钢;日干弱为火,不胜扑灭,燎原之火,胜灭而比熄;日干弱为水,不胜淤塞,奔流之水,胜阻而不干;日干弱为土,不盛密栽,中原之土,胜灾而不散.在四柱中,日弱官杀旺而用神为比劫的命局,次于用神为印星.从运程上来说,印枭之运为行运用神,是命局中所缺之用神,能补命之不足,所以是最佳运.比劫运只能是第二好运.
二.日干弱,多财星,用神首取比劫.
日弱财多,好比戴满了珠宝引起贪财之人起贪心,可叹没有强壮的身体来守住财宝,被抢想追回来,就要靠路人和朋友帮;若是想夺回,就非要有力气拼搏不致于损失,不然轻则赊财,重则惹来杀身之祸,落得人财俱亡.所以比肩劫财可补身弱财多之不足,以抗衡来犯.以上可看出,财和比劫是一对相克的关系.那么为什么要举这样一个不好的例子呢?只因身弱财多挑不起财,求财辛苦,而且往往在财到手之际同......>>
怎样学习四柱八字命理学也称四柱又称八字,是指人出生的时间,即年、月、日、时。在人用天干和地支各出一字相配合分别来表示年、月、日、时,如甲子年、丙午月、辛丑日、壬寅时等,每柱两字,四柱共八字,所以四柱预测又称批八字、测八字、也叫四柱推命。依照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属性之相生、相克的关系,推测人的吉凶祸福。如果你搞明白了其中的奥秘,那么自己批八字也完全是可能的。
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二者顺序配合可以产生六十个单位,叫六十甲子。那生出生的年、月、日、时分别用天干、地支配合来表示,正好有八个字,因此叫生辰八字,又叫它是人的四柱。
具体介绍如下:
一、排年柱
年柱,即人出生的年份用干支来表示。注意: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线是以立春这一天的交节时刻划分的,而不是以正月初一划分。如某人阳历2000年2月4日22点17分生,由于阴历2000年交立春是阳历2000年2月4日20点32分,因此此人的年柱为2000年之庚辰,而非1999年之已卯。
二、排月柱
月柱,即用干支表示人出生之年月所处的节令。注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而是以节令为准,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
阴历以十一月为子月,十二月为丑月,一月为寅月,以下依次为二月卯月、三月辰月、四月巳月、五月午月、六月未月、七月申月、八月酉月、九月戍月、十月亥月。但相者所说的十二月有所不同,是以二十四节气为标志的。
这样,只要知道了生日是阴历几月,就知道了生月的地支。
三、排日柱
日柱,即用农历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干支记日每六十天一循环,由于大小月及平闰年不同的缘故,日干支需查找万年历。另外,日与日的分界线是以子时来划分的,即十一点前是上一日的亥时,过了十一点就是次日的子时.而不要认为午夜十二点是一天的分界点。
生日的天干地支的推算是非常复杂的。它是由古代相者定下了某一天的干支,然后依次推下来的。要知道生日的干支,只能查万年历,而且是阴阳历对照的万年历。如果不知道生日是阴历多少,都可以查万年历。
四、排时柱
时柱,用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时辰.一个时辰在农历记时中跨两个小时,故一天共十二个时辰。
子时:23点--凌晨1
丑时:1点--凌晨3
寅时:3点--凌晨5
卯时:5点--凌晨7
辰时:7点--上午9
巳时:9点--上午11
午时:11点--上午13
未时:13点--下午15
申时:15点--上午17
酉时:17点--下午19
戌时:19点--晚上21
亥时:21点--晚上23
生时的干支可以由生日的干支推出来。古时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对应十二地支,正好现在的两个小时是一个时辰。深夜23点至凌晨1点是子时,1点至3点是丑时,3点至5点是寅时,11点至13点是午时,13点至15点是未时,15点至17点是申时,17点至19点是酉时,19点至21点是戍时,21点至23点是亥时。这些是生时的地支。生时的天干是由生日的天干推算出来的。
五、从生辰八字看五行是否缺
知道了生辰八字,就可以推断五行的情况了。总的来说,只要八字中五行均匀,都是好命。如果日主的天干太小或克它的太多,则不好,但如果......>>
人的八卦四柱八字是出生的农历年月日时所包含的八个字
每两个字为一柱(竖立方向),总共四柱,因此八字也称四柱,八字预测,也叫四柱预测。
通过这八个字(又称命局,指这个八字),再结合大运、流年就能预出当年命主(命主是这个命的主人)所发生的事。大运是通过八字再结合性别所排列出来的,把人生过程分为几段,每10年一步大运。比如2012-2022这十年,命主的大运为壬寅。而流年就指具体这一年,比如2012这个流年是壬辰,2013流年就是唬巳。
例如,要知道命主2035年会发生什么事,要结合看2035年在什么大运里(庚子大运,2032-2042),2035的流年为乙卯年。结合大运庚子、乙卯就可以预测了。
大师高手不会有这个闲心天天泡在网上的,网上大部分都是爱好者练练手,或者胡说乱说。
建议您找个专业的大师帮您好好预测下,
预测会首先校对时辰,如果对方的表示时辰准确,预测开始前也要先对他过去发生过的重大事情进行校对。也就是说,根据他提供的时辰(八字),通过八字看出他的一些基本情况(例如,父母的工作、财富情况;客户本人的工作、财富、健康等情况等),如果八字预测出来的结果和客户的实际情况吻合,才进入预测未来的阶段。如果不吻合,则没有必要再预测未来
四柱与八字有什么区别?胎元又是指什么?生辰八字或者说八字,其实是周易术语四柱的另一种说法。
四柱是指人出生的时间、即年、月、日、时。在人用天干和地支各出一字相配合分别来表示年、月、日、时,如甲子年、丙申月、辛丑日、壬寅时等。每柱两字,四柱共八字,所以算命又称“测八字”。依照天干、地支沂涵阴阳五行属性之相生、相克的关系,推测人的体咎祸福。不过我们在这里要讲的不是如何“测八字”,而是如何算八字。
四柱八字排立:四柱以指一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柱排立是指找出一个人的生辰八字。主要分四步进行。
排年柱:年柱,即人出生的年份用干支来表示.注意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线是以立春这一天的交节时刻划分的,而不是以正月初一划分.如某人阳历2000年2月4日22点17分生,由于阴历2000年交立春是阳历2000年2月4日20点32分,因此此人的年柱为2000年之庚辰,而非1999年之已卯.
排月柱:月柱,即用干支表示人出生之年月所处的节令.注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而是以节令为准,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
一月寅月二月卯月三月辰月四月巳月
从立春到惊蛰从惊蛰到清明从清明到立夏从立夏到芒种
五月午月六月未月七月申月八月酉月
从芒种到小暑从小暑到立秋从立秋到白露从白露到寒露
九月戌月十月亥月十一月子月十二月丑月
从寒露到立冬从立冬到大雪从大雪到小寒从小寒到立春
节令含义:
正月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了,天气将回暖,万物将更新,是农事活动开始的标志.立春是公历的2月4日或5日.
二月惊蛰:春雷开始轰鸣,惊醒了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过冬的虫卵快要孵化了,这个节气表示春意渐浓,气温升高.惊蛰是公历的3月6日或7日.
三月清明:这个节气表示气温已变暖,草木萌动,自然界出现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清明是公历的4月5日或6日.
四月立夏:这个节气表示夏季开始,炎热的天气将要来临,农事活动已进入夏季繁忙季节了.立夏是公历的5月6日或7日.
五月芒种:芒是指壳实尖端的细毛,在北方是割麦种稻的时候,也是耕种最忙的时节,芒种是公历的6月6日或7日.
六月小暑:这个节气表示已进入暑天,炎热逼人,小暑是公历的7月7日或8日.
七月立秋: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季将过,天高气爽的秋天开始.立秋是公历的8月8日或9日.
八月白露:这个节气表示天气更凉,空气中的水气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白露是公历的9月8日或9日.
九月寒露:这个节气表示冬季的开始,预示气候的寒凉程度将逐渐加剧,寒露是公历的10月8日或9日.
十月立冬:这个节气表示清爽的秋天将过,寒冷的冬天开始,立冬是公历的11月7日或8日.
十一月大雪:这个节气表示降雪来得较大,大雪是公历的12月7日或8日.
十二月小寒:这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最寒冷的季节,会有霜冻,小寒是公历的1月5日或6日.
什么是胎元:胎指人受精怀胎的月份。
胎元的起法:人生月后紧接着这个月的天干与生月后第三个月的地支相配,就为胎元。即出生月的天干进一位、地支进三位,此法是求怀胎十月,受孕月的干支。但人有早于十月,迟于十月生者。须详询。
摘录:传统胎元断命法
......>>
四柱八字分别代表什么亲属男命:
比肩代表兄弟劫财代表姐妹
正印代表母亲偏印代表爷爷、继母
食神代表继祖母伤官代表奶奶
正官代表女儿偏官代表儿子
正才代表妻子偏财代表父亲、小妾
女命:
比肩代表姐妹劫财代表兄弟、公公
正印代表继母偏印代表母亲
食神代表女儿伤官代表儿子
正官代表丈夫偏官代表情夫
正才代表父亲偏财代表婆婆
八字论命看四柱的哪一柱?八字命局以用神为核心,用神健全有力与否,影响人一生的命,用神补救与否,影响人一生的运.所以,用神不但不可以损伤.而且要生助才好.
凡用神之力不足,四柱中有生助用神者,或四柱刑冲克害用神而能化凶神、制凶神、合去凶神者,就用神所喜的救应.对于罚局缺用神的四柱来说,用神所喜之神好比枯木逢春、禾苗雨露,唇齿相依的救应关系,起补和救用神的作用.对于命局五行生旺用神不太紧缺的四柱,富贵悠悠不容置疑,即使当大官也不会有大灾,却能四平八稳青云直上,这才是真正的富贵命.有一些虽富贵不及将相,也可身为一方富绅或地方长官,平平顺顺无达起落.但这种四柱真正和为贵的比例极小.所以,从四柱中找准用神最紧要,找出用神,所喜之神也就容易找出了.至于其生扶和克抑凶神力量的大小,要看有力与否.命局没有用神,喜神必须义不容辞地挑重担.但其命要次于第一用神,平衡尚有失重心,还须仰仗岁运的补救.
如何正确排八字怎么排四柱八字偏财正印日主枭神
乾造:辛甲丁乙(申酉空)
亥午丑巳
壬正官丁比肩癸七杀庚正财
甲正印己食神辛偏财丙劫财
己食神戊伤官
旺衰:胎临官墓帝旺
纳音: [钗钏金] [砂中金] [涧下水] [覆灯火]
神煞:
[年干]太极贵人天乙贵人国印贵人
金舆福星贵人
[年支]驿马
[月支]天德贵人天医
[日干]天乙贵人天厨贵人羊刃
禄神
[日支]驿马桃花
旺衰: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
纳音[长流水][长流水][松柏木][松柏木][霹雳火][霹雳火][屋上土][屋上土]
十神:七杀正官偏财正财食神伤官比肩劫财
大运:癸巳壬辰辛卯庚寅己丑戊子丁亥丙戌
5岁15岁25岁35岁45岁55岁65岁75岁
始于:19761986199620062016202620362046
流年:丙辰丙寅丙子丙戌丙申丙午丙辰丙寅
丁巳丁卯丁丑丁亥丁酉丁未丁巳丁卯
戊午戊辰戊寅戊子戊戌戊申戊午戊辰
己未己巳己卯己丑己亥己酉己未己巳
庚申庚午庚辰庚寅庚子庚戌庚申庚午
辛酉辛未辛巳辛卯辛丑辛亥辛酉辛未
壬戌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壬申
癸亥癸酉癸未癸巳癸卯癸丑癸亥癸酉
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甲子甲戌
乙丑乙亥乙酉乙未乙巳乙卯乙丑乙亥
止于:19851995200520152025203520452055
衰病死墓绝胎
小运:甲辰癸卯壬寅辛丑庚子己亥
胎绝墓死病衰
流年: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
虚岁:1岁 2岁 3岁 4岁 5岁 6岁
四柱八字合理是谁发现的唐人李虚中(762-813)是八字推命发展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生活在元和年间,魏郡(今河北大名)人,官至殿中侍御史,平时则精究阴阳五行,能够根据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的干支来推定这个人一生的贵贱寿夭,吉凶祸福。曾有观点认为李虚中算命仅用年月日而不用时辰,现在已经被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文学家韩愈对他十分推崇,说他“最深于五行书,以人之死生年月日所值日辰干支,相生胜衰死象以斟酌,推人寿夭贵贱利与不利,辄先起其年时,百不失一二”,这里年月日所值日辰中的“日辰”,就是时辰。李虚中算命较准,在当时可谓声誉远扬,后人也把他称为八字推命的开山祖师。李虚中这种以出生年,月,日干支对一个人的吉凶祸福进行推测的方法,经过五代宋初徐子平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八字推命术才正式进入成熟完备阶段。徐子平在算命术上的最大贡献,是把李虚中推算年月日干支的办法,进一步演进为年月日时同时预测的“四柱八字”法。人们为了纪念他所做的重要贡献,常把八字推命术称为“子平术”。而宋代徐子升根据徐子平命理研究的成果,纂辑了《渊海子平》一书,这是八字推命史上最重要的著述之一。此书今天在港台广为流行。明代是八字推命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明代开国功臣宋濂曾写《禄命辩》一文,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命理学的历史渊源,一时关于命理的著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比较有名的而且质量较高的有托名刘基写得《滴天髓》,沈孝瞻的《子平真铨》,万民英的《三命通会》,张神峰的《神峰通考命理真宗》等,其中又以万民英的《三命通会》影响最大,口碑最好。
1、白族丧葬习俗
白族在元代以前全民信仰佛教密宗,受此影响白族地区盛行火葬。元代以后,因受内地汉族和汉文化的影响而逐渐改为土葬。丧葬仪式一般比较隆重。
(1)装棺守灵:老人寿终,一般将丧事作喜事办。选好吉日,念经超度,亲友前来奠祭后,才能出殡安葬。在家停放期间,儿女要昼夜守灵。在超度期间,要办酒肉,请前来奠祭的亲友吃饭。
(2)出棺送葬:出殡时,街坊邻友自带抬具帮助抬棺。为死者念经引路,孝男拄拐哭丧棒走在棺前,孝女走在棺后。棺材抬至绕棺处,摆在高凳上,由念经先生举行绕棺仪式。念完《绕棺经》,称为“搭桥过路”,遇到过桥时,孝男跪在桥上,棺从身上抬过,称为“背棺”。
2、南涧鸳鸯桥
鸳鸯桥位于南涧县城南二十余公里的新街,地处哀牢山和无量山之间,把边江的上游。老桥于一九四一年建成,是一土林结构的空心房屋式廓桥。桥长近17米,桥面由木板横铺而成,两侧设有14米长的木板櫈,可供上百人纳凉闲坐。桥下流水,桥上留人。
有趣的是当地彝、苗、汉等各族青年男女,以桥为媒。每到新街天(鸡兔日),附近宝华、无量、拥翠等乡村从数十里路汇集而来的人们,集于桥头和桥上,十分热闹,两条长凳更是座无虚席。
有专营算命、合婚的“八字”先生,有郎中卖药治病,而更多的则是来自远远近近谈情说爱的少男少女。相约而来的、慕名而来的青年男女们,不分贵贱,不管是否门当户对,也不论是何种民族,只要互相中意,互相喜欢就行。
求婚的人,一般是经人引线,约定时间来桥上见面。相遇认识后,如果男女之间互相中意,就彼此报出生辰属相,到算命先生那里合婚,“八字”无相克相冲,才能保持恋爱关系,然后测定结婚吉日。
也有的少男少女则是慕名而来,坐在桥凳上等待,发现年龄相当、品貌相近的对象时,主动问话,互相问候过后,则互报年龄、属相、住址及家庭情况等等。“一回生,二回熟”。经过几个新街天,相约见面几回后多数即可结为伉俪。
来自哀牢山深入的彝族小伙、阿妹则喜欢用对歌的方式求爱。一个小伙子看上一个姑娘时唱道
:“郎隔山来妹隔和河,隔山隔水遇不着,高明师傅那一个,搭下金桥相会合。大河涨水沙缠沙,一对鸳鸯一对虾;鸳鸯成双水中戏,讨得阿妹会当家”。
姑娘则会爽快的答道:“隔山隔河不隔路,郎唱小调妹来和;好花开在深山箐,哥是蜜蜂彩花来。”一问一答,彼此起伏,歌声如桥下的涓涓流水,情意深长。
鸳鸯桥是大理至思茅地区的一条南方古双驿道上的咽喉,老桥于八十年代被水冲毁。如今的新桥在原址为钢筋水水泥造,其长、宽、高度及桥上建筑与老桥相似,保存了地方建筑特色,同时也保持了不可多得的风土民俗。桥头“鸳鸯桥”三个大字至今仍十分醒目。
3、大理白族婚俗
大理白族和我国其他兄弟民族一样,经历了由群婚、对偶婚、个体婚阶段。现在行族外婚,一夫一妻制为基本家庭组织形式。家中兄弟成婚后即行分家,父母一般多从幼子居住。入赘女婿有对家产的继承权,妇女在家庭中有较高地位。
大理地区白族青年男女,婚前比较自由,婚事大多由自己作主。找对象一般通过“对歌”认识结为知己,然后再经过说亲、订婚、迎新、结为夫妇几个阶段。说亲由男女父母央及媒人去女方家提亲。
女方父亲同意后订婚,订婚时男方要择吉日送酒、公鸡和聘礼到女方家,聘礼必带“六字”。茶三斤六两或六斤六两,酒六斤或六瓶,糖果六斤六两等,意在“有福有禄”。女方家以“三道茶”相待表示同意,又称“提亲鸡酒礼”。
结婚时一般要举办三天,仪式非常隆重。结婚这一天称为“正喜日”。婚前头天叫“踩栅”,这天男方要把嫁妆抬至女方家,晚上在男方家要吹唢呐,演唱“吹吹腔”和“大本曲”一直到天亮表示庆祝。
正喜日“男方要在亲友陪同下到女方家迎亲”,新娘要哭别父母兄妹。出门时吹鼓手们要奏吹吹腔《接新娘调,唢呐声不时与新娘哭声交织在一起。一路上吹打声、逗趣声不断,同伴们边走边向新娘撒米花,还不时掐新娘表示“祝福”。
迎亲到家门时,需由新郎同辈兄弟将新娘背和新房,在这一点上还留有早年“抢婚”习俗。
新房内都烧有火堆。新娘入房时家人要在火中烧辣子面,使新娘大咳,在新娘酒菜中加放花椒粉使新娘难以下咽以表示“亲热”和“富贵”,白语中“辣,麻”与“亲、富”同音。
新娘新郎要拜天地,拜父母及舅父,用白族八大碗大宴宾客。晚上有认亲仪式,长辈要给新娘见面钱,同辈则闹新房。闹新房时新娘要拿出从娘家带来的炖梅、雕梅、水果、蜜饯等食物恭敬地给同辈品尝,也叫“摇果酒”。大伙边吃边闹一直到深夜。
第三天新娘要下厨房做鱼类孝敬公婆。婚后三至八日回门,女方家接女婿和女儿回家吃饭。七天后要到本村的本主庙祭本主,求本主保护全家平安,早生贵子。
4、大理白族打老友
打:意思是结交;老:意思是终生,是从小到老;友:意思是同性别同年龄的可靠的好朋友。打老友,即结交终生亲密往来的同性别同年龄的好朋友。这是大理白族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风俗习惯。
大理白族民众中的打老友,一般出于三种情况。一是青少年自己通过一定时间在生活、学习、劳作中的彼此交往和了解,互相问喜欢,情投意合,一致决定用打老友这种形式把友谊长期固定下来。
二是青少年双方盼父母一代本身就是相处得很好的朋友,甚至他们本身就已经有老友关系,他们想通自己的子女打老友,从而把老一代之问的友情在下一代中继续保持和发展下去。
三是青少年父母中的一方,在生活中发现其他人家中相应的青少年在人品、学识、健康状况等各方面,值得自己的子女学习和交往,于是通过第三者在中间做工作而结成老友。
由于打老友将是影响子女终生生活的一件大事,因此,父母一代对子女的打老友活动是极为慎重的。
他们不仅要相互考察对方子女的人品、学识、健康状况等各方面的表现是否值得结交。同时还要考察对方家庭情况,如对方家庭是否忠厚、善良、勤劳、和睦、健康等,情况不明是不会轻意应允的。
青少年双方一当确定打老友关系后,双方家庭即称为干亲家。为了表示其关系的亲密,双方父母在互相称呼时一般都将“干”字略去。在刚开始确定打老友关系的三年之内.双方家庭每年必须至少互访一次。接待干亲家的第一次来访,场面甚为隆重。
在举行丰盛的酒宴招待时,还得邀请本家的亲戚和邻居作陪,作为打老友的青少年双方,得当众向双方的父母跪拜、改口诈对方的父母为亲爹亲蚂。
对其他亲友的称呼,则与老友所称相同。双方父母在扶起打老友的双方后,要对孩子讲一些勉励的吉利话,要给孩子适当的礼物。礼物可以是书本,可以是文具,可以是衣物,也可以是红包等等。双方父母还得请求在场的各位亲友和邻居今后对两个孩子多多关照。
这样,打老友关系就在双方家庭的亲友和邻居间公开化,合法化了。此后,不仅是打老友的青少年双方将经常亲密交往,双方家庭也将建立起亲密的关系,无论谁家有什么大事小事,都要及时通报并竭诚帮忙。
双方家庭的关系就真所谓不是亲戚而胜似亲戚了。大理白族通过打老友这种活动,
不少青少年和他们的家庭,得以卓有成效地扩大了其人际交往的圈子,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他们家庭在社会上的立足都不无好处。
5、宾川白族飘梁竖柱
宾川白族居家建盖房屋中的竖柱,堪称不是节日的“节日”。宾川白族盖新房竖柱,一般是在四平墙砌起之时择日进行(但若全用石头砌墙,也有先竖柱的。(竖柱,即竖立房屋的木质框架部份)。
竖柱首先要选好“黄道吉日”。竖柱开始时,在为首的木匠师傅的指挥下,先将已做好的框架立起,然后几个青壮年攀土木架,挥动榔头,将一根根横粱准确利落地打进榫口。
据说,榫口穿接的顺利与否,取决于新房主人的大方程度。开朗、大方之家就顺当、利落;否则就别扭,争嘴(即榫头穿接部分大小不合适),甚至会出差错。
屋架竖稳,就开始贴对联。对联有很多,每根柱子上都要贴,有预示前景的,有赞颂时代的,也有暗喻创业艰难,感谢亲友的。如“取材尽汉柏秦松,得地皆吴山楚水”。房前风光琦丽看四时美景梅花翠柳,屋后鸟声婉转听几许歌唱春满华堂”。
又如“辛勤劳动创大业,艰苦奋斗起宏图”。再如“画栋连云燕子重来应有异,笙歌遍地春光长驻不须归”等等。这些对联,内容广泛,内涵丰富,颇能展示主人的喜悦心情,往往能赢得亲友的赞叹。
正午时分,是竖柱仪式的高潮内容——飘粱。
首先,在正方中央安放一张八仙桌,请长辈围桌而坐(按;白族对长辈非常尊重,每逢村中办事请客,都要把村中的长者请来就坐),由新房主人一轮一轮地给长辈敬酒、烟、糖。
酒要敬六巡,烟要敬六支,糖要抓六把[取六六(禄禄)有福,福六
(禄)大顺之意]。然后在一位师傅的指挥之下,一根粗大的,系有红绫、燃着爆竹的横粱,由两个壮年男子在屋架上用绳子牵引而缓缓升起,师傅用手指挥,口中念着四言八句;“一根大粱鞭飘起,全家欢乐全家喜。
今日飘粱建华堂,福寿双全财粮宽。自从今朝飘梁后,子孙后代永安康”。顷刻间,爆竹骤响,鼓乐齐鸣,鞭炮声,唢呐声,锣鼓声,榔头敲打声,组成一曲震耳的交响乐。
大粱就位,就开始“丢包子”。由师傅把一甑
(有的用筐装)有大有小的包子吊上大粱,先丢大的给主人,边丢边念:“大粱上面一朵花,元宝丢向主人家,接得住荣华富贵,接不住富贵荣华”。丢完大的后,再由东面开始,向四面八方丢小的。
手里丢着,口中念着:“一撤金银满斗.二撒五谷满仓,三撒多福多寿,四撒儿孙满堂。东南西北都撒遍.从此定下万年桩”-这些四言八句,不一定有固定格式和文字,大多是凭经验和才思即兴出口。
念的很有韵律,跟唱的同样好听,等候在四方八面的男女老幼都雀跃着抢包子,那些包子里面,有大枣、蜜饯的,也有包瓜子、硬币的,还有包辣椒的等等,不一而足。
最有趣的是,在房粱上撤包子的同时还丢撒钱币、瓜子、彩屑,淋温开水,所以往往这个仪式下来,不少人弄得满头满脸都是水。如遇上搞恶作剧
(开玩笑)的,会把水专门对着几个人淋下来,那可就使人几乎成为落汤鸡了。
但即使这样,也不会有人生气发火。此时,粱上缨穗飘飘,红幅漫卷。地上人头攒动,盛装簇艘。耳边是欢声笑语,眼前如蜂飞蝶舞,简直就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这时,早就等候在村边路旁的亲友,也陆续挑了米糕、端了礼品、红绫,燃放着鞭炮前来祝贺。按宾川白族的规矩,竖柱这天不兴请客,自觉自愿地前来祝贺的人越多,说明主人的缘份越好。
主人便恭敬地向客人致谢、敬烟、倒茶,设宴招待。
筵席上的每一碗菜里,都放了很辣的辣椒。(白族话“辣”——“亲”同音),每桌由一位贤淑大方的女青年负责敬酒,代表主人的盛情,款款地劝,频频地斟,让你欲罢不能。
参考资料: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名风名俗
晋商可以追溯到,隋唐之间的武士貜,武则天之父.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时,木材商人武氏从财力上大力资助,李渊父子的就是凭借但是天下最精华的太原军队和武氏的财力开始夺取全国政权,建国后,武氏并封为国公,地位等同秦琼,程咬金等,可以想象李渊父子当时从武氏那里得到多少财产.而武氏也从他最初聪明的政治投资中得到了巨大的回报.其后还孕育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女皇武则天.
范永斗
范永斗,祖籍山西介休。生活于明末清初的张家口。
早在明朝初年,范氏就在张家口和蒙古地区做生意,历经七代,传至范永斗成为张家口地区对满蒙贸易的汉族大富商,时人称其“贾于边城,以信义著”。当时,居于东北的女真族开始军事扩张,由于和明王朝的敌对关系,他们所需要的军事、生活物质,只能通过张家口的贸易市场获得,也就是以张家口为基地运转过去,范永斗和其他七家商人就开始做这方面的生意,“与辽左通货财,久著信义”。据道光年间的《万全县志》记载:“八家商人者皆山右人,明末时以贸易来张家口。曰:王登库、靳良玉、范永斗、王大宇、梁家宾、田生兰、翟堂、黄永发,自本朝龙兴辽左,遣人来口市易者,皆此八家主之。”由于八家商人为清王朝的建立作出了贡献,所以清朝定鼎后,顺治帝没忘为入主中原建立过赫赫功业的八大商家,在紫禁城设宴款待,并赐给服饰。顺治还要给他们封官赏爵,八大商家受宠若惊,竭力推辞。于是,顺治便将他们封为“皇商”(籍隶内务府)。范永斗被命主持贸易事务,并“赐产张家口为世业”。其余七家,亦各有封赏。从此,范永斗等取得了别的商人无法享有的政治经济特权。他不但为皇家采办货物,还借势,广开财路,漫天做起买卖来。他除经营河东、长芦盐业外,还垄断了东北乌苏里、绥芬等地人参等贵重药材的市场,由此又被民间称为“参商”。转眼,范永斗成了拥有数百万之富的大皇商,为八大家中之佼佼者。
后来,继承并发展范永斗事业的是他的孙子范毓。在他手里,把范氏家族的商务推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准噶尔部再次叛乱。清政府急派重兵征讨。当时由于路途遥远,且多经沙漠地带,运送军粮成了一个突出的困难。范毓得知此情后,根据自己从小随父在塞外经商,熟悉道路的有利条件,认真核计,与弟范毓联名呈请当朝,自愿以低于朝廷运粮1/3的费用运送军粮,康熙闻奏,立即批准。从此,到乾隆年间,他们多次“力任挽输,辗转沙漠万里,不劳官吏,不扰闾阎”,所运军粮都是“克期必至”。其间或受敌袭,或中途变更运粮计划,几度蒙受重大损失,也都由范氏个人承担下来,节约国费以亿两计,为平定叛乱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个人牺牲和贡献,客观上顺应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趋势。这对于一个商人来说,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雍正七年(1729年),清廷赐范毓职太仆寺卿,用二品服。从此,范氏为皇商兼获高官,名噪一时。这在清朝200多年的历史上也是罕见的。范毓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去世,他是进入《清史稿》的惟一商人。
贡献:八大皇商之首
晋商旺族“八大家”
在清代,全国排名前16位的大财团都在山西。据史料统计,仅仅把山西几个县域中富户的家产相加,数量就超过了一亿两白银。这个数量甚至比当时国库的存银还要多,切实称得上“富可敌国”牎在中国近代史上,晋商稳居全国商帮之首,称雄商界500余年。在晋商这个显赫群体中,都有哪些“财神”呢?
白手起家通天下诚信为本数乔家
祁县乔家,是晋商中靠勤劳诚信,白手起家的典型。
乔家始祖乔贵发,祁县乔家堡人。早年是一个衣不遮体,无依无靠的光棍汉。乾隆初年与一位秦姓结拜兄弟一起走西口,先做当铺伙计,后开草料铺,兼做豆腐、豆芽及零星杂货些生意。乾隆二十年(1755年),当地粮食丰收,他们为给自己磨豆腐、生豆芽做准备,趁粮低价时购存了一批黄豆。不料次年黄豆歉收,价钱高涨,于是把黄豆售出,获利颇丰。进而扩大经营,开设了客货栈广盛公。
到嘉庆时,广盛公生意十分兴隆,但一次经营“买树梢”蚀本,几乎倒闭。亏得乔氏平日与当地“相与”诚信往来,信誉尚存,得到来往户支持,延缓了欠款归还日期。经多方筹措,又赖广盛公掌柜悉心经营,扭亏为盈,复兴了乔家基业,遂把“广盛公”改为“复盛公”。乔家子弟恪守祖训,严守家规,家业日益兴旺。而秦姓子弟疏于经营,坐享其成,逐渐抽走股份,最终复盛公几乎成为乔家独资。复盛公成为乔姓商号后,买卖兴隆,在包头先后增开复盛全、复盛西等19个门面,有职工四五百人,成为包头城开办最早、实力最雄厚的商号,故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之说。乔氏依托复字号,又向国内各大中商埠发展。光绪十年(1884年)又设大德通、大德恒票号。到清末乔家在全国各地有票号、钱庄、当铺、粮店等字号200多处,有流动资金700多万两,加上土地、房产等不动产,总资产达千万两以上。
乔贵发一心经商,含辛茹苦,直到30多岁,才娶了一个寡妇,共育三子。长子全德是寡妇程氏带来的,名德星堂,因非乔贵发亲生,这一门没有什么起色。二门全义,堂名宁守堂,子弟多入仕途。三门全美,堂名“在中堂”,其次子乔致庸(1818—1907),是乔家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以儒道之尊,“修身、正己、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心,诚信为本,执着追求,艰苦奋斗,不断开拓,实现了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理想,为乔家的繁荣立下了大功。乔致庸活到89岁,生有六子,但在他心中各有不足,最终把乔家大业交给了他的孙子乔映霞。乔映霞深受家风祖规熏陶,主持乔家以来,事业心强,治家严谨。他针对兄弟与子弟特点,分别立书斋名,曰“不泥古斋”“知不足斋”“日新斋”“自强不息斋”“一日三省斋”等,以资互勉,并明订家规“五不准”:一不准吸鸦片、二不准纳妾、三不准贝者博、四不准冶游、五不准酗酒等。在乔映霞努力下,乔家大业蒸蒸日上,达到了鼎盛。乔映霞思想比较开明,曾率先剪辫子,动员家族妇女解除缠足陋习,又任过区长、禁烟主任,到了事业的顶峰。清朝末年,乔氏票号业务多被官办银行夺走,生意从此走向衰败。
货通俄蒙领风骚外贸世家是常家
榆次的常家,在晋商中以外贸称著。据“山西外贸志”载:“在恰克图从事对俄贸易众多的山西商号中,经营最长,历史规模最大者,首推榆次车辋常家。常氏一门从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七代,沿袭一百五十多年。尤其在晚清,在恰克图十数个较大商号中,常氏一门独占其四,堪称清代晋商中“外贸世家”。常氏家族经商的始祖常威,当年去张家口经商,从家里出发时,身不带分文,一路以为人占卦算命,赚取吃饭住店钱,得以成行。常威有三个儿子,长子常万圯和三子常万达,都以经商见长。万圯一支,即后来所说的“南常”;万达一支是“北常”。常万达少年聪慧,长大后随父到张家口经商,十年如一日,生活俭仆,为人处事诚恳守信,为商界同行所器重。常家从开布铺,经营布匹、白布走俏、获得厚利,又扩大规模,兼营茶叶、杂货,外销蒙古等地,逐步积累商业资本,设立了大德玉商号。
到乾隆年间,恰克图被清政府定为中俄贸易的唯一地点。中俄贸易的庞大交易都被压缩到了恰克图。常万达看出了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他将张家口经营的“大德玉”字号改为茶庄,倾其资财来到恰克图,实现了由内贸到外贸的转变。常万达向俄商出口茶叶,兼营绸缎,由俄方引进皮毛、银锭,有出有进,获利甚丰。常万达“满而不盈,视有若无”,不断倍厚资本,为常家外贸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事业的发展和资本的增加,常氏先后增设大升玉、大泉玉、大美玉、独慎玉商号,形成了常氏“玉字”连号,遍布苏州、上海、汉口等地,独慎玉还在莫斯科设立了分店。
庚子事变,常氏商业受到一些损失,转而创办近代家庭工业,开办了敦义和蚕桑局、敦睦和织布工厂,获利颇丰。常氏在山西还向近代工业火柴局、保晋矿务公司、晋华纺织公司投过资。常氏十四世常旭春还担任了保晋公司第四任总经理。常氏由商业起家,家境富裕后,便转而让子弟读书子儒。常氏八世常吉为县贡生,是家族中入贡第一人。此后学业有成者延绵不断。到1921年,常氏有4人赴日留学学成回国,有10人从省内外大学毕业,素称“世兼儒贾为业”是晋商中少有的“书香门第”。
常氏商业清末、民国初年逐渐衰落,主要是俄商拖欠巨款,加之俄政府巨额征税,遭受浩劫。据记载,仅在莫斯科所赔累折银140余万两。辛亥革命后,内外货款不结,玉字号随之倒闭。
太谷巨富“三多堂”商铺规模数曹家
太谷曹家,是明、清之际声势显赫的晋商巨富。
曹氏家族发迹,始于明末清初人曹三喜。当年,曹三喜因生计所迫,随人到东北三座塔(今辽宁辽阳县)经商。他先是租地种菜、种豆,后与人合伙磨豆腐,用豆腐渣养猪。待生意兴盛后,因曹三喜是外乡人,合伙者想多占利润,只好各自经营。曹三喜认为,自己的名字有“三”字,自己在“三座塔”干一定能成功。他勤劳踏实,以诚待人,生意越做越好,增添了酿酒业、杂货业、典当业。之后,又在沈阳、四平、锦州等地设立商号,逐步成为省外大商。清兵入关后,曹家的商号又向关内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到道光、咸丰时期,曹家的商号已遍及半个中国,国外发展到莫斯科。经营项目有银钱业、绸缎、布匹、呢绒、颜料、药材、皮毛、杂货、洋货、酿酒、粮店等等,雇员达37000余人,总资本达1000余万两。曹家创造出总号辖分号、大小分号连锁管理办法,据说,全国各地究竟有多少曹家的商号,连管家的也说不清楚。有钻营者,未通过曹家同意,擅自打着曹家旗号,借贷资金开设商号,只要在其钱庄、银号管辖之下,外贷不足2万两以下,曹家亦不问所以,可见曹家的财势之大。
曹三喜致富后,把资产分成七分,给每个儿子各一分。然后,每家出资10万两,组成管理处,合资经营,称为“曹七合”。道光以后,各门逐渐衰落,惟独“三多堂”兴旺发达。“三多堂”为多福多寿多男子之意。在太谷城西北洗村,有三座并排高耸的四层旧式楼,是“三多堂”的标志。这三座楼,墙厚1.5米,高达15米多,三个穿堂大院,布局是“寿”字形,内套15个大院,房屋280间,共计6000多平方米,也是著名的晋商大院。曹氏商业在清末逐渐衰落,辛亥革命后,曹氏在东北各大城市的票号,被奉系军阀张作霖发行的“奉票”挤兑。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曹氏在东北的票号归伪满政府所有。
蔚字五联竞潇洒票号世家是侯家
介休侯氏人称“侯百万”,史料记载有资产七八百万两白银。侯氏发迹于清康熙年间,十世侯万瞻,专跑苏、杭州贩卖绸缎、家业发展很快,到他的孙子侯兴域时,已成为赫赫有名的大财主了。
侯兴域是侯家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继承祖业,用心经营,积累百万。他的三儿子侯庆来更是精明练达,颇有才干,一手掌家,野心勃勃,首先把在平遥开设的经营绸缎、茶叶、钱币的蔚盛长、协泰蔚、厚长来、新泰永都改为蔚字号,后来又把蔚字号改为票号。但侯庆来只活了36岁,他的儿子侯荫昌接管了家业,在与平遥日升昌票号的竞争中,又把其它蔚字号也都改为票号,成为山西赫赫有名的“蔚宇五联号”。经过道光、咸丰到同治,大约三十年间,蔚字号声势日增,分号遍布全国30多个城市大有后来居上气势。
蔚字号的财东侯家,历次分红都获得了巨款利润,有钱有势,骄奢淫逸。侯荫昌的姬孙侯奎,是介休有名的挥金如土的阔少年。当时介休有一句谚语,说“介休县有三不管,侯奎灵哥二大王”,这三个人整日声色犬马,竞相斗富,极尽挥霍之事。光绪末年,大清银行成立后,侯氏票号由盛而衰,渐渐走上了下坡路。
声名卓著“长裕川”祁县大户是渠家
祁县商人云集,号称祁帮,是清代商界的一支劲旅。而渠家是祁帮中的大户。渠家的茶庄“长裕川”声名卓著,票号“三晋源”汇通天下。
渠家发迹,始自元末明初渠敬信、渠于信、渠忠信三兄弟,从贩运小本生意做起,起先把潞麻和梨贩到祁县,再把祁县的粗布和枣运到上党,年长日久,不辞辛劳,渐渐积累了资金。到清乾隆、嘉庆年间,渠家的生意已涉足对俄、蒙的茶叶贸易。从渠氏十七代源字辈开始,进入了生意兴隆的黄金时代,成为当时晋中八大富户之一。源字辈渠源桢先后与他人合资开设了“百川通”票号、“存义公”票号、“长盛川”票号,并独资开设了“三晋源”票号、“汇源通”票号,在开设票号的同时,渠家在各省设有茶庄、盐店、钱店、当铺、绸缎庄、药材庄等,实现了票号资本与商业资本的相互转化,这是渠家商业经营的特色,并获得了成功,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渠家“百川通”每股分红达两万多两白银。
渠源桢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渠源桢希望长子渠本翘从事商业,但渠本翘天资聪颖,小时候就有“神童”之誉,更热心考取功名。渠源桢对其极为不满,据说,渠本翘考取举人归乡省亲,渠源桢竞跪在门外迎接,弄得很难堪。渠本翘中进士后,曾被清政府派驻日本横滨领事。父子两人矛盾的缓和是在山西保矿运动。1898年,清政府从极低廉的价格,将山西的煤矿、铁矿;开采权,出让给英国商人。消息传开,山西全省哗然,商民各界奔走呼号,展开长达数年的争回矿权、路权的斗争,渠本翘刚刚卸任山西大学堂监督,就投入保矿运动。在晋商保矿运动中,渠家父子配合默契,渠源桢主持渠家大票号协力相助。不但出巨资入股保晋公司,还帮助公司发行、募集股票。渠本翘在保晋公司担任了一年多总经理,就再次入京为官。渠本翘入京后,渠源桢将大半资财铸成银锭埋在自家院里,据说总量达三百万两之多。1919年渠本翘病逝于天津,此后渠家的后代再没有涉入商界,大多数成为学者、教师和作家。
明清两代聚千两山西首富数亢家
山西平阳府(今临汾市)的亢家,在明清时期聚财数千万两,堪称山西首富。亢氏之后,才是资产在七八百万两的曹、乔、渠、常等诸姓人家。
亢氏起家,传说源自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在山海关与清军作战失败,退出北京撤往西安途中,曾将携带的金银财宝寄存于亢家。后来,李自成牺牲,农民军寄存的金银财宝遂为亢氏所有。但这只是传说,其实,亢氏致富也是经商之道。亢氏首先是大盐商,清代实行盐专卖制,由政府特许盐商凭盐引到指定地点运销。亢氏正是凭这种贩运特权,获取丰利,成为巨富。亢氏在盐商聚集的扬州修建了著名的亢园,显赫一时。其次,亢氏是大粮商。当时在北京,由于是京畿要地,四方辐辏,买米糊口之人倍繁于他省,而北京资本最大,规模最大的粮店就是亢家在正阳门外开设的粮店。在原籍平阳府,亢家“仓廪多至数千”,藏有米粮万石。再次;亢家是一个资本雄厚的典当商。传说当年,亢家为了挤垮当地另一家当铺,连续三个月拿出90尊金罗汉到这家当铺去典当,每尊典银1000两。这家当铺人慌了,问典当人,何以有这么多金罗汉,来人说:“我家主人有金罗汉500尊,现在还410尊等着典当呢!”这家当铺只好让亢家将90尊金罗汉赎回,自己关闭当铺远走他乡去了。此外,当时,亢氏在原籍平阳还拥有大量田宅和储粮,号称“宅第连云,宛如世家”,“上有老苍天,下有亢百万,三年不下雨,陈粮有万石”。
甲第联辉名当世“世袭皇商”是范家
介休范氏经商始祖叫范永斗,明末时在张家口经商,经常出入辽东,是当时有名的八大商人之一。
由于当时商人经常出入关内外,为满清提供军需物资和情报,满清入关称帝后,顺治皇帝为答谢八大商人,在紫禁城设宴,亲自召见,尝赐朝服,编入“御用皇商”行列。范永斗被任命为主持贸易事务,并“赐产张家口为世业”,取得了别的商人无法享有的经济特权。范毓宾是范永斗的孙子,他具有聪颖卓越的经济头脑,继承祖业后不负众望,使范家商务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他主政时,担当了“承办、采运军粮”的大官差。清朝初年,康熙皇帝亲征准噶尔部,由于运送军粮花费过大,“输米馈军”付出了惨重代价。作为皇商接受这项官差后,认为虽然返贩军粮艰苦,但依仗自己多年经商的经验,认为不仅有利可图,又可报效国家。他请求以每石米低于官价三分二的价格自费办售军粮,康熙闻奏大喜,遂即准请。范毓宾感受皇恩浩大,表现出令人感慨的忠诚。他凑足144万两白银,补运军粮计为百万余石,为清政府节省费用600余万两。《清史稿·列传》中说,范毓宾“辗转沙漠万里,不劳官吏,不扰闾邻,克期必至,省国费亿万计”,忠诚换来了丰富的回报。范氏家族中有许多人被授予官爵,甲第联辉,显赫一时。朝廷还慷慨地把西北游牧民族的贸易权交给了范家,获得了巨大的商机。范氏由皇商兼获高官,在清朝二百多年历史上实属罕见,范家并不满足于既得利益,继续寻求发展机会。康熙时,国内铜斤(造铜钱用的原料)严重短缺,政府允许商人赴日本购买铜斤。范氏把握时机,奏请内务府,承担了贩运洋铜的大部分业务,获得巨大利益。
范家因官商而兴,因官商而衰。随着清末满清政府的衰败,范氏商务日趋衰落。到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清廷以范氏铜业“亏折日深,以至上年误运误课,拖欠官项累累”、“亏损至一百五六十万两之多”为由,革除范氏内务府、户部等衙门官职,着令严加审讯范清济兄弟,并查封家产,昔日堂堂皇皇的“世袭皇商”变成了阶下之囚。
大名鼎鼎“财神爷”“最后风光”是孔家
在晋商中,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财神爷”,就是太谷的孔祥熙,他是民国时期四大家族之一。
孔祥熙的父祖孔繁慈,年轻时,抽过大烟,把家产抽光了,这也是幼年的孔祥熙曾拣过煤渣的原因。后来孔繁慈在太谷城乡许多地方当过私塾教师,供孔祥熙在基督教会所办的新式学塾学习。1901年秋,孔祥熙赴美,考入耶鲁大学,主修理化,后来又修社会学。1905年进入本院研究院,获理化硕士学位,他的抱负是“提倡教育,振兴家业”。1907年孔祥熙回到北京;那时正值清政府重用留学生。但他婉辞了邮政部、北洋大学等的聘请,决心回太谷办学,在太谷南街基督教公理会明道院附设小学的基础上,增扩课程,创办了太谷第一所中学铭贤学堂。孔祥熙一方面提倡培养新式人才,但对“振兴家业”发财致富并未忘怀。1912年,他从生活中看到煤油已成为民间点灯照明的必需品的商机,便同五叔孔繁杏设立的祥记公司,向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交付了一部保证金,从而取得了在山西经销火油(煤油)的总代理权,独家经营、获利丰厚。孔祥熙也因此成为山西第一位买办商人。
二次革命失败后,孔祥熙东渡日本,在横滨结识了孙中山的英文秘书宋霭龄。宋赞孔为人谦和,“赚钱赚得很得法”“似乎天生有一种理财的本领”,而对孔“在在服佩”。由于双方情投意合,1914年春,孔祥熙与宋霭龄结为伉俪。婚后,宋霭龄向孙中山辞去秘书职务,推荐她的妹妹宋庆龄接替。1915年孔祥熙回国,利用欧战国外需要军工原料的商机,把阳泉的铁砂运往天津出口,在天津创办了“祥记”和“裕华”公司。1926年,国内政界发生剧烈变动,孔祥熙认为“做大官”的“时会机遇”来临,他从美国回到广州被任命为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广东分会委员和广东省财政厅长兼后方财政事务。由于在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姻上,孔祥熙和宋霭龄说服了父母,孔氏家族则通过蒋介石政权获得了极高的政治地位,为家族财富增殖取得了可靠保证。1927年,孔祥熙做了南京政府工商部长,继又选为“国府委员”,从此,官运、财运十分亨通。1933年孔祥熙任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并仍兼中,央银行总裁。孔家在借公营私、亦官亦商、因利乘便的情况下,成为中国豪门首富。孔家利用所掌握的权力,谋取私利,大发国难财,究竟聚敛了多少钱财,据说抗战初期宋霭龄在套取外汇的投机中,就“捞了800万英镑”。1939年时,宋霭龄在美存款居重庆政府“所有要人在美国银行中存款的第一位”,被美国记者茜利文称为“中国人民的钱袋”。1944年的“朋分美金公债案”,一时间在山城重庆舆论沸扬,孔祥熙被迫下台。
http://tydao/jinshang/jinshang.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