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精彩知识 > 文章页面

有关端午节的历史人物(有关端午节的历史人物)

屈原——端午节的缔造者 端午节,又称为龙舟节、午日节、端阳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逢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饮雄黄酒等活动,以纪念一个历史人物——屈原。
屈原,出生于战国时期楚国,是楚国著名的政治家、诗人、思想家。
他一生跌宕起伏,风云突变,最终以悲剧告终,但他卓越的才华、忠诚的爱国精神和坚贞不屈的人格魅力却在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于乱世,人格坚定 屈原出生在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他从小聪明过人,喜爱文学艺术,并拥有高度的政治理想。
儒家的礼制思想倡导人们奉行孝道忠诚、追求仁爱和正义,这些思想也深深影响着屈原的成长。
然而,在战乱横行的当时,国家腐败、朝政不顺,屈原所向往的“天下泰,而民安”的理想被日益扭曲。
政治上,他曾被楚国贵族看作是“异己”,多次被流放和改官。
在他所坚持的“变革和改善国家状况”的思想与信仰面前,势力和威胁等困境始终未能改变他的初心,更使他更加努力,不屈不挠。
纵观其一生,屈原以个人的实践、呐喊和思考汇聚成一幅明确、坚强而透彻的爱国主义画卷。
创龙舟节,品尝民俗文化 屈原并没有在政治上实现他的理想,但他的思想却在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就包括他所倡导的端午节文化。
据传,在屈原战败流亡的最后一天——农历五月初五,他跳入江中自刎殉国,以身殉国的事迹感动了当地百姓。
为了避免屈原的身体被鱼噬,百姓纷纷划船下去为他捞起水中的尸体。
从此之后,人们每年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划龙舟赛的活动,以感念屈原的忠诚、品味民俗文化。
在端午节,人们还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饮雄黄酒等传统习俗,彰显着这个传统节日的丰富意义。
除此之外,还有收集植物,观看方竹、用叶子绑扎各种器物、室内外装饰等等,传统文化的这个宝库,越展示越尽人意。
端午节到来之际,我们更应该感念屈原和其他祖先留下的民俗文化,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深切的情感表达和传承价值的体现。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文化如时间河流,汇聚成远古的模糊的大河,汹涌,澎湃,延绵。
站在时光的岸边,凝望远古,我们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与文化的河流、文化的巨人交织在一起”。
我们应该从文化中汲取力量,紧握民俗文化这个重要的身世,并不断学习和传承,将中华民族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生更加密切的联系,在文化多元和大交流的背景下,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和现代化进程。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