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佛弟子应该怎样***看相算命***关于算命,佛教是如何看待的在佛教上如何解释“风水先生没地葬,算命先生路边亡”讲!当然讲!佛法不但讲“看相算命”,而且把有关“相”和“命”的道理讲到了最彻底、最圆满、最极致!何以见得呢?——这里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作一个比较简要、直观的认识:首先,认识一下“佛相”和“佛命”——佛经当中介绍佛陀是“圆满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介绍阿弥陀佛是“相好光明无等伦”,介绍十方诸佛是“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归命礼”!等等。如果您读懂了这些语句的话,那么就请问您:象这样的“相”、这样的“命”,在整个宇宙法界当中,还有超出其上的吗?如果有谁没有读懂这类似的语句,这里就再简要地解释一下:释迦世尊及十方一切诸佛,他们的“相”是“福慧圆满、万德庄严”,他们的“命”是“三界导师、四生慈父、十力无畏、令一切众生尽折腰”,他们是一切众生在极其冷静和理智的状态下从心田当中悟出、在心海当中朗照的、汇聚了所有“生命美学”和“生命美德”的圆满完美之集大成者!!正因为这样的“相”和这样的“命”圆满完美达到了极致,所以才会让古往今来、普天之下所有的艺术家(包括“顶级的”和“巅峰级的”在内)都反而一阵阵地感到抽象甚至困惑了——因为世间的语言文字和绘画雕塑等“凡夫手段”确实不能“完全”表达“佛相”和“佛命”!!其次,认识一下佛教造像艺术当中的一些“讲究”——曾经读到一位与佛教信仰毫不相关、但足可称得上“俗世间重量级”的文化人士对龙门石窟当中的“卢舍那佛”佛像作这样的感言:“所有一切的人性之美,全部汇聚在这里。”是啊!“佛像”首先肯定是“人像”,无论是以哪种方式造“佛像”,如果连“人像”的基本功都不具备,岂不是闹大笑话吗?然而“佛像”却又不是一般的“人像”,而是具备了慈悲、智慧、包容、忍让、清净、洒脱等等无量无边“人性之美”的“人像”,也就是让一切凡夫都非常向往、羡慕、恭敬、赞叹、崇拜、顶礼的“圣像”!敬造这样的“圣像”,决不是简单的知识或技能范畴,更不是张牙舞爪、心浮气躁的状态下可以涉及的!再说具体一点,比如敬造罗汉圣像,则除了要求表现慈悲、睿智、洒脱、风趣以外,还特别强调不能塑造出穷酸相、潦倒相、放浪形骸相、抓耳挠腮相等等所有的“俗气相”!说到这里让我想到多年前曾经遇到一位某大学艺术系的老师,他竟然把“伏虎罗汉”画成一幅活生生的“武松打虎”模样,看着画上那威风凛凛拳打脚踢的“罗汉”和鼻青脸肿浑身是血的“老虎”,我真的恨不得当场“扑通”一下跪在那位老师面前大喊“饶命”——真的是阿弥陀佛啊,他都已经把这点最起码的“有点品味的艺术常识”歪曲到什么程度啦!第三,再认识一下佛法对“相”和“命”的精妙解析——“相随心转,命自我立”,这两句话、八个字是所有精妙解析的核心。“相随心转”,意思就是无论骨相、肉相、皮相、面相、手相、脚相、静相、动相、显相、隐相、善相、恶相,等等等等所有的“相”,都是“随”着内“心”的状况而“转”变的!“命自我立”,意思就是我的“命”运完全源“自”于“我”自己的建“立”,而不可能掌握在别人手中!说到底,就是无论“相”也好、“命”也好,都是“我”自己造因、自己得果,决定权永远都在“我”的手里;并且这个“决定权”还是永远都放弃不了、赠送不掉的,正如同“我”如果很“饥饿”却又不吃饭、而“你”已经吃得很饱、但却决不可能把“你”的“饱”赠送给“我”一样!佛菩萨之所以“相好光明无等伦”,那是因为“种如是因、得如是果”;凡夫之所以“七颠八倒、歪瓜劣枣”,那也是因为“种如是因、得如是果”。佛菩萨的“命运”之所以“万里长空、一轮明月”,是因为佛菩萨的身、口、意之一点一滴全都是“一轮明月、万里长空”;而凡夫的“命运”之所以“比较烦、相当烦、特别烦”,正因为他的身、口、意随时随地都在“烦得不歇气”,那当然就想不“烦”都不行了喔!所以,作为佛弟子,应该把佛菩萨的教导记在心里,向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方向去精进努力。而不是一天到晚有事没事都伸腿瞪眼、张嘴掰牙地去找人看相算命。实在想知道自己的“相”如何、“命”如何的话,不妨“静”下心来、“净”下心来、“敬”下心来,好好用“心”看看佛菩萨的动静坐卧、举手投足当中都流露着什么内容,再用“心”反观一下自己当下是个什么样子——经常这样做,保证您的“相”和“命”会让那些能看能算的“先生”们都艳羡不已!最后,引用一句极其通俗的睿智妙语作为本文的结尾——“心神不定,看相算命”!呵呵!
在民间,总是流传着各种各样的算命方法。不论是古圣先贤流传下来的“周易”、“六爻”等传统文化,还是西方国家所盛行的“星相学”、“塔罗牌”等占卜方式,都吸引着一大批人群的视线。
而在一些不太了解佛教的朋友眼中,佛教总是会带有一些神秘,充满着玄幻的色彩,因此也会引发一些关于“算命”的话题。
但细心的朋友却会发现,佛教信众们通常会对算命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部分人认为佛教有占卜预知的能力,并且算出的结果往往异常精准;而另一部人则对此嗤之以鼻,从不把算命当回事。
这两种极端的对立观点不禁让人感到困惑,都想问个明白,究竟佛教是如何看待“算命”这件事的呢?
首先,有“八万四千法门”之称的佛教,为了随顺因缘、方便教化,满足不同众生的需求,的确在经典中记载着某些占卜方法。
以藏传佛教为例,在藏传佛教当中,“占卜”主要会被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求卜者的出生年、月、日及时辰来推算运势;另外一种,则被称为“打卦”。
前者是通过藏传佛教中特殊的历算方式进行推演,这与汉地民间通过生辰八字来算命的方式很像。一些藏传法师甚至会结合汉地《易经》中的卜算方法,两者相辅相成,从而让卦象的结果更加精确。
而“打卦”则是一种向“本尊”祈请、沟通的特殊法门,主要分为“吉祥天母卦”、“文殊卦”、“观音卦”等多种类别。修习者需要获得该法门的传承,再经过长年累月的修持,才有可能获得“本尊”精准的帮助和指点。
通常,“历算”会用来推算某一个阶段或某一个时期的运势,而“打卦”则多是用来针对某一件事情的吉凶问卜。
除此之外,汉传佛教也同样流传着与占卜相关的经典,如常见的《占察善恶业报经》,是信众们如法问卜的重要依据。
尽管有许多“占卜”法门的存在,但是佛教却并不提倡算命。
因为在佛教看来,人的命运是由自己的“业力”所决定的,但“业力”却分为“定业”和“不定业”两种区别,这给命运带来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定业”是指:一定会受报的业或无法改变的业。比如已经发生了的事情就是定业的一种。
而“不定业”是指:可以去更改结果的业力。虽然已经种下了业因,但在因缘还没有成熟之前,还有可以改变的余地。
这就好像虽然有人种下了荆棘的种子,但在种子还未发芽之前,便被灌溉了开水,因此这颗种子不会再长出可怕的荆棘一样。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还未发生的事情都还处于“不定业”的状态中,因此算命得出来的结果并不是绝对的定数,是完全可以改变的。这是佛教不提倡算命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命运在什么情况下会被更改?
每一个善因或者恶因都会对我们的命运有着些许的影响。比如《了凡四训》中的袁了凡先生,通过“日行一善”的方式,不但改变了自己本该“无子”、“短命”的命运,而且仕途也步步高升,远远超出了他命中应得的官职。
同样的道理,一个看似命运很好的人若是做了太多的坏事,自己原本的福报也会大打折扣,最后变得所剩无几。
因此,佛教并不主张算命,因为命运是随时都会发生变化的,算也算不准。只有那些长期没有做过善事或者恶事的人,命运才会一成不变。
所以,算命有时只不过是趋吉避凶的参考方式而已,在卜出自己会发生厄运的时候用来反省、修正自己的过失,仅此而已。甚至连算都没必要算,只要时时刻刻保持善念、善行,命运自然不会差。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送给阅读此篇文章的你。
佛教中不提倡风水及占卜算卦等活动。从我个人认识出发,这些学术有它存在的道理,不是一成不变的迷信。但大体上来说,这些学术改变不了什么。即便改变了一时,也不会是长久的。
从佛理来说,修行人要熄灭贪、嗔、痴,增长戒、定、慧,如法修行、持守戒律,是可以一生成就的,脱离轮回生死苦恼不在话下。就是说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没有捷径可以选择,有这种贪偏宜的心去修行,永远成就不了。
如果风水管用的话,那历史就只有一个朝代;如果算命管用,那就不可能有算命先生这个职业存在。对不对??个人的命运是依据宿世业力及福报来区别的。指望看风水去算命这类方法去改变命运,只是一个大妄想,根本不可能成功。前因已就,后果未成,可以多行善积德去改变,如果只想着走捷径行方便,只是走错了路,永远到不了目标。
阿弥陀佛。